摘要:投資機構只有通過持續、深入的行業研究,不斷建立深刻的產業認知,才能更好的發現價值,判斷價值,賦能企業。

如何理解產業投資?作爲綜合性投資機構,如何將「產業思維」貫穿至業務各環節,真正做好深入產業鏈的投資?
6月8日-9日,36氪WAVES新浪潮2023大會在北京金海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九鼎投資合夥人史巍受邀參與論壇,並在產業投資主題圓桌上與訊飛創投合夥人徐劍、松禾資本管理合夥人闫陽、中車國投總經理張鵬、豐源投資Falcon Invest創始人兼CEO符正一同,就「產業投資」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以下內容整理自其發言:
九鼎投資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以私募股權投資(PE)爲主業的A股上市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管理資產規模累計約626億元,投資企業累計約367家,累計投資規模約336億元。
我們主要投資中國境內消費服務、醫療健康、先進制造三大領域中的優質企業,以參股投資爲主,協助並購爲輔,聚焦企業的成長期投資,這也是我們最擅長的領域。
我們很難僅將自身定義爲產業投資機構,這與九鼎投資的現狀有關。首先,作爲一家上市公司,我們要爲股東收益負責任。其次,作爲一家PE機構,要爲出資人的投資收益負責任。
過去十余年,九鼎投資管理多支人民幣基金及美元基金。對于LP而言,投資收益是核心,在關注回報倍數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收益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因此,我們在投資布局上始終關注多個產業領域;通過參與多行業投資,應對不同周期的產業波動,實現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
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堅持將“產業思維”貫穿于業務各環節。從項目來源到投資風控再到投後管理,只有通過持續、深入的行業研究,不斷建立深刻的產業認知,才能更好的發現價值,判斷價值,賦能企業。
比如,在項目開發環節,我們搭建了“行研驅動+按圖索骥+屬地開發”體系。通過投資部門的行業研究,結合地方團隊在屬地的精耕細作,以“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體系,保證了源源不斷的優質標的。
以農業領域爲例,作爲相對傳統的產業,很少有投資機構關注。但我們曾經研究發現,中國的農藥原藥非常有競爭力,全球農藥原藥約70%產自于中國。因此,過去十余年,我們曾沿農業上遊產業鏈深度布局,投資了利民股份(002734)、江蘇中旗(300575)等多家龍頭企業。事實上在我們投資過程中,該領域鮮有來自其他投資機構的競爭,部分企業直到上市時也只有我們一家投資機構。
這就是“產業思維”的一種體現,深入研究行業,掌握行業格局,了解企業競爭力背後的底層邏輯,進而更早一步找到值得投資及需要資金的項目。
在盡調、風控及投後環節,“產業思維”同樣重要。
以醫療健康領域爲例,我們在過去十余年圍繞原料藥、化藥、中成藥、醫療器械、醫藥流通、醫療機構全鏈條進行了系統性布局。這意味着,我們在投資盡調和風控過程中,能夠對標的企業及其合作夥伴開展更全面的訪談,實現細節上的交叉驗證。在投後賦能過程中,能夠更精准地在企業間實現產業鏈上下遊的業務賦能,同時爲合適的企業提供並購支持。
當前,市場和行業均面臨多重挑戰。但我們認爲,在任何時期,做投資始終要保持冷靜。市場在每個階段都有熱門,也有波動。投資機構要在自己專注的領域,研究清楚細分賽道。只有真正了解產業發展規律,才能找到具備長期成長價值的企業,抵抗外部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
此外,作爲一級市場投資機構,一方面要有堅定的長期主義信念,用長期視角看待市場走向,才能做好投資,服務實體經濟。另一方面,更要以腳踏實地的作風和勤奮的態度,在募投管退每個環節把事情做到實處,才能真正穿越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