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晚間,九鼎投資(430719)發布公告稱,將作爲發起人之一,與公司所管理的基金的部分大額出資人、公司所管理的基金部分所投企業的實際控制人等共同投資設立龍泰九鼎投資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指出,通過本次對外投資,九鼎投資將涉及進入基金的劣後投資這一領域。
良好的風險控制是項目投資和现有產品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在私募股權基金市場上,不同的现有產品有不同的風險控制措施。設立龍泰投資,並將其定位在劣後投資領域,或將是九鼎投資爲其所管理基金做結構化設計的一個舉措。
結構化现有產品成爲風潮
通過查閱資料,記者發現,所謂結構化設計就是將收益權進行分層配置,購買優先級的投資者享有優先收益權,購買次級和劣後級的投資者享有劣後收益權。在固定收益類私募股權投資现有產品中,劣後級投資一般由融資方投資,期滿後,投資收益在優先保證優先級受益人本金、預期收益及相關費用後的余額全部歸劣後級受益人;若出現投資風險,也先由劣後級投資者承擔。
在聯系到九鼎投資後,其相關負責人也對這一說法進行了驗證,"這是在基金結構化設計上的一個安排,未來將以此方式對基金出資人所認購的基金份額進行擔保。未來參與劣後擔保設計的基金在行業投向上不設限制,也不會僅傾向于新設立基金。"
據研究觀測結果,此舉並非九鼎獨創。我國本土VC/PE投資機構的募資模式及投資風格近年來發生了快速的改變,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VC/PE發展路徑。行業內一些 PE基金早已開始在基金投資收益模式上進行創新,曾出現參考信托现有產品普遍采用的"結構化概念",將LP分爲優先及劣後兩個級別。
舉例說明,有限合夥制PE基金借鑒結構化模式,設置優先、劣後兩種級別的LP,出資比例3:1,GP在基金中出資1.0%,每年收取管理費2.2%。投資項目開始退出後,投資收益分配順序爲:(1)先返還優先LP本金,優先LP本金收回後,繼續對該類LP分配出資額50.0%的投資收益;(2)返還劣後LP本金; 私募股權投資:LP與GP的優先與劣後退出收益分配;(3)返還GP本金;(4)上述分配完畢後,如還有剩余投資收益,優先、劣後LP和GP分別按30.0%,45.0%,25.0%分配。
從結構來看,劣後級LP和基金的GP爲優先級LP提供了"安全墊",使其可以先行收回投入的本金,並獲得出資額50.0%的投資回報。然而,也正是因爲提供了"安全墊",且晚于優先LP參與投資收益分配,這兩類出資人所承擔風險加劇,對于投資收益預期也更高,劣後LP在剩余投資收益分配時將獲得最大比重,而GP則將以1.0%的出資在剩余投資收益分配時獲得其中25.0%的份額。
九鼎試水
今年4月,九鼎投資挂牌新三板。其公開轉讓說明書中,對未來的戰略方向僅簡單扼要的蜻蜓點水。IPO關閘後,創投行業受到很大沖擊,九鼎也備受質疑。
對于此舉是否是九鼎在另類投資領域的布局之一,九鼎方面沒有給出明確回複。但通過粗略估算,上市後,旗下基金LP通過"基金份額換股"來參與定向發行股票,這一舉措讓九鼎投資同時扮演GP、LP雙重身份,也讓其在基金裏所占份額較發行前有所增加。未來,如果九鼎的基金平均回報率達到其轉讓說明書所披露的30%,憑借九鼎作爲LP在基金中的收益和龍泰投資可預期的劣後收益,九鼎投資可撬動更大額度的利潤。
公告顯示,龍泰投資當前注冊資本爲26億元人民幣。九鼎投資認繳出資3.2億元人民幣,占注冊資本的12.25%,爲第一大股東。自然人徐春林持股龍泰投資7.69%,爲第二大股東。根據披露股東名單,龍泰投資的股權比較分散,除九鼎投資和徐春林外,剩余還有19名自然人及公司持股3.85%,3名自然人持股1.92%,1名自然人馮源持股1.15%。
據查驗九鼎投資公開轉讓說明書,不難發現,此次股東名單中有部分曾是九鼎上市後的定向增發"換股"方案的參與人,也是九鼎投資旗下管理基金的LP。對此,九鼎方面回應表示,此次參與籌建龍泰的股東大多爲九鼎投資的長期戰略合作夥伴。
有機構人士詳細指出,出現此類創新型的投資收益分配模式主要歸因于不同情況下的LP、GP風險、收益訴求,主要針對有意願參與VC/PE投資但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人。當然,在所承擔風險相對降低的同時,其獲得回報也相應減少。對比這一創新模式和傳統的80/20投資收益分配模式,創新模式下,優先LP可以盡快收回本金並獲得一定比例的投資收益,然而在基金整體回報達到某一水平後,此類LP的回報將低于其在80/20模式下可能獲得的投資收益。GP方面,在創新模式下推遲參與基金投資收益分配,但一旦其開始參與,所獲得投資收益將顯著高于80/20模式下獲得的回報。
